探访济宁抗日英雄赵紫生之子赵征民 聆听惠河支队烽火岁月

发布日期:2025-07-06 03:28    点击次数:101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

7月的鲁西南大地,暑气渐浓,却掩不住那段烽火岁月留下的滚烫记忆。近日,大众网记者与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义堂一同来到八路军惠河支队支队长赵紫生的大儿子赵征民的家中,听他讲述父亲的抗日往事。

“1935年,我父亲就参加了革命,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2月,受马霄鹏委派,回到鱼台老家组织抗日武装。”赵征民今年85岁,虽已至耄耋之年,但谈起那段历史,依然思路清晰,神情激动。

在赵征民的记忆里,奶奶是位深明大义的女性。面对日军的侵略暴行,她毅然支持五个儿子投身革命。在常李寨村西大堤下的赵家老宅,赵氏兄弟曾在祖宗牌位前庄严起誓,“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就不配做赵家子孙!”

“湖西肃托”后,鱼台沦为敌占区,日伪势力猖獗。当地汉奸支队李怀阳部有1000多人,武装精良,对党组织威胁极大。为了瓦解这股势力,赵紫生临危受命,打入伪自卫团内部,表面上担任李怀阳的参谋,实则负责争取李怀阳弃暗投明的工作。

据赵征民回忆,父亲打入伪自卫团后,通过接触发现李怀阳家中的刘新如有爱国倾向,便积极做她的思想工作。刘新如本是穷苦人家出身,她痛恨李怀阳的恶行,也对日军的侵略行径深感不满。在赵紫生的劝说下,刘新如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内线,为获取敌伪军情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伪自卫团内,赵紫生还经常给士兵们讲《三国演义》等故事,以民族英雄的事迹启发他们的爱国之心,教育他们不要当汉奸。经过一两年的努力,最终成功策动了李怀阳部武装起义,该部整编为八路军惠河支队,赵紫生担任代支队长兼参谋长,刘新如任副参谋长。

抗战胜利后,赵紫生脱下戎装,一头扎进教育事业,先后任山东师范专科学校教务主任,曲阜师范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等职务。

赵征民的记忆里,父亲的身影总与“低调”二字紧密相连。哪怕已是高校的院长,赵紫生也常常教育孩子“夹着尾巴做人”。这句家训,成了赵征民一生的行事准则。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赵征民在教坛耕耘数十载,始终将自己当作“教育田野里的耕耘者”。

在学生们口中,赵征民的思政课是出了名的生动有趣。他从不照本宣科,也绝不空泛说教。他善于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鲜活的人物故事相结合,特别是那些从父亲口中听来的、发生在鲁西南大地上的真实抗战故事,都被他信手拈来,融入教学。通过赵征民的讲述,课本上的文字变得立体而滚烫。学生们听得入神,也学的起劲。

然而,很少有人知晓,这位低调朴实的赵老师,他的父亲是曾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知名高校的院长。赵征民从不主动提及父辈的荣光,他更愿意以自己的学识、品行和独具魅力的课堂赢得尊重。

听着赵征民讲述父亲的故事,看着眼前这位同样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一生的老人,杨义堂深受触动,“很多人到鱼台去,还不知道有八路军惠河支队的故事,也不了解这段湖西的伟大历史,惠河支队,是因为有一条河穿过鱼台,一直流到微山湖里,这条湖西的河便是惠河,支队也因此得名。让我们记住这些抗日的先贤们。”



相关资讯